他山之石

以诊改提升质量,需要诊改本身提升质量
发布: 2018-11-08 10:09:24 作者: 诊改办公室 点击: 0

诊改学习材料之十四(2018

以诊改提升质量,需要诊改本身提升质量

 

能否通过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简称“诊改”),实现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取决于诊改本身的质量。以科学的质量本质观、价值观、生成观、主体观和管理观,诊断和改进诊改工作本身,是诊改管理应遵循的逻辑,更是实现诊改目的的现实诉求。

树立多元质量本质观

帮助师生认识质量,是提升诊改质量的前提。只有师生理解质量,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追求、研究和创造质量,诊改才能取得预期成效。那么质量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有质量的工作?

诊改为教学工作预设了过程标准和绩效目标,落实标准、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形成质量的过程,达到、超越标准与目标的工作才是有质量的工作。

质量在问题改进中提高,依据标准、目标检视和反思工作,发现和改进问题的过程就是形成质量的过程,持续改进的工作才是有质量的工作。

如果把质量理解为满足“顾客”现实和隐喻需求的程度,那么教师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管理与服务人员满足教师教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诉求,学校满足行业企业人才能力需求等的过程就是形成质量的过程,满足和超越服务对象期望的工作才是有质量的工作。

质量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不甘平庸、勇于竞争,开发潜能、争创一流的过程就是形成质量的过程,在同行比较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作才是有质量的工作。

内化基本质量价值观

价值认同关乎师生能否心悦诚服地接受诊改,能否义无反顾地执行标准、追随目标、反思问题、改进工作,对于提升诊改工作本身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以下对于教学质量的价值描述,必须赢得师生的认同,内化为基本质量价值观。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生源竞争越发激烈,老百姓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发强烈,企业接纳合作学校的要求越发苛刻,政府按学生数量拨款、扶优扶强的发展理念越发巩固,教学质量决定资源集聚、决定学校生存发展。

利益相关者对质量的关注不断强化学校的质量意识。伴随着质量管理技术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改进和问责成为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毋庸讳言,只有立足岗位创造质量的教师,才能赢得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实现人生的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贸易保护加剧、招生规模扩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演越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关乎学生就业和日后的发展。

掌握科学质量生成观

质量生成具有其内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遵从规律的诊改事半功倍,反之则是劳民伤财。

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制度是质量活动的准绳,依照低品质标准和目标开展的质量活动,不可能产生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因而制度在源头上决定质量。诊改制度设计,不论是目标链与标准链,诊改指标及内涵、主体、过程与方法、结论应用,文化建设内容、方法和途径都必须一丝不苟。要基于利益相关者诉求和学校现实基础,把握教师禀性和学生身心特点,尊重教育、教学和管理规律,涵盖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质量其次是生产出来的。质量形成在工作过程中,如若工作标准得不到执行、目标得不到关注、缺陷得不到纠正、事故得不到控制,质量就无从说起,忽视过程就是放弃质量。诊改首先要用标准、目标规制和引领过程,将生产和管理纳入正确轨道;其次要强调过程控制,通过常态化、实时化诊断,发现偏离标准和目标的问题,在问题改进中提升质量。

需要特别重申,诊断不能形成质量,只有发现的问题得到了改进才会产生质量,诊断是手段、改进是目的,没有改进的诊断毫无意义。

形成清晰质量主体观

诊断牵涉学校每个部门、每位师生,厘清职权、明确责任特别重要,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常规工作,完善现有机构的职能是理想选择。

党委要肩负起诊改的领导责任,明确诊改目标、任务和原则,审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案,解决运行中的重大问题,领导教代会(执委会)评估体系运行的情况和成效。

院长要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组织编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优化组织设置、调适职责权力、理顺相互关系,健全诊改的组织体制;组织建立目标链与标准链,制定诊改实施办法,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谋划文化建设工程,完善诊改的运行机制;落实方案、推进诊改,解决诊改中的问题。

学术委员会须加强与诊改相关的学术制度审定,强化与学术相及的行政制度审议,做好院长的参谋。

行政职能部门要围绕二级学院(部)工作诊改、监察室要围绕行政部门工作诊改,制定标准、设立目标、实施诊断、督促改进、推广经验、建构文化;质量管理办公室要着力行政职能部门、监察室的“元诊改”,指导、监督他们发现和改进诊改本身的问题,增强诊改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二级单位及其师生既是诊改的主体,也是诊改的客体,作为主体要创造性地执行标准、追随目标;作为客体要直面诊改发现的问题,努力去消除工作中的缺陷。

实践先进质量管理观

质量保证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极具应用价值,是提升诊改质量的宝贵财富。

提升诊改质量需要制度与文化的双轮驱动。一方面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制度动摇便一切动摇,制度松垮便一切松垮和混乱,制度在质量保证中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正式制度安排只能织成质量保证之网,不能形成质量保证之幕,追求卓越的愿望、超脱功利的心境、奉献质量的精神,才能弥补其缺陷。因此,诊改首先要建立制度,从目标链到标准链,从过程诊改方法到绩效诊改措施,从物质激励手段到精神激励对策。同时要通过质量观教育、师生心理保健、典型人物引路、领导能力提升、和谐人际关系建构,打造优良的文化。

提升诊改质量需要基于事实决策。这是质量保证历久弥新的经验,也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其核心要义是质量保证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数据和信息之上。推进诊改必须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掌握状态数据,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以确保改进决策的科学无误。

提升诊改质量需要协同改进、问责和推广。这是高等学校质量管理的基本哲学,也是质量保证的国际经验。没有改进就没有质量提升,改进是质量保证的核心手段;任何群体中都有不顾规范、一有可能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人,问责是降低和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灵丹妙药;对于期盼尊重和事业成就的教师而言,弘扬、推广超越标准与目标的态度、方法和技术,更能激发他们投身诊改的内生动力。

提升诊改质量,需要重视发挥科技研究的支撑作用。当前,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面临挑战,探索应用现代理论和技术刻不容缓;学校的治理和管理亟待创新,研究运用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时不可待;专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钻研并将它们融入课程绝不能懈怠。诊改要引导教师认识到科技是质量提升的第一生产力,激励教师基于工作、基于诊改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将日常工作和诊改问题建立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之上。

 

(作者陈寿根,系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2018101008:45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各系部;

现把1、课程诊改会议材料(汇总);

2、诊改学习材料之十四(2018)《以诊改提升质量,需要诊改本身提升质量》

转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教师学习。

    (会议纪要下午单独下发)

诊改办

2018.11.8

校区地址
曲阜高铁校区(孔子故里)
电话:0537-4507998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曲阜东高铁站西200米孔子大道1号
曲阜石门山校区(孔子故里)
电话:0537-4507999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石门山风景区远大路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