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它于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秋意渐深,露水凝结,标志着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节气含义
“寒露”的含义,直白而深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阐释道:“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这意味着,此时的气温比之前的“白露”时节更低,清晨时分地面上的露水更多、更冷,几乎快要凝结成霜了。这个节气名称本身,就是大自然向人们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真正的深秋已经来临。
物候特征
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传统习俗
寒露的节气习俗充满秋日的韵味,既有顺应时令的养生智慧,也有赏景怡情的传统。
登高赏菊是此时的雅事。寒露时节,秋高气爽,北方层林尽染,红叶漫山,正是登高望远、欣赏秋色的大好时机,此习俗常与临近的重阳节相结合。同时,菊花普遍开放,民间有饮菊花酒、品菊花茶的习俗,意在清热降火,应对秋燥。
饮食习俗紧扣“防秋燥、迎寒冬”的主题。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惯,芝麻糊、芝麻饼成为时令小吃,用以滋养身体。此时也是蟹黄肥美、柿子成熟的时节,品尝大闸蟹和软糯的柿子,是许多地方的应季乐趣,俗语道“寒露柿子软,胜似穿棉袄”。
起居养生
养生方面,应注重防寒保暖。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下降明显,早晚记得添衣,特别要注意足部保暖。饮食上宜选择芝麻、糯米、蜂蜜等柔润食材,作息应早睡早起,运动宜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方式,让身体保持舒适状态。
秋意正浓时,最宜静心养性。在这个天高云淡的季节里,愿您能与美好不期而遇,安然享受这醉人的秋光。
@微信公众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