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盛夏的极致——二十四节气“大暑”
发布: 2025-07-17 19:33:12 作者: 创始人 点击: 0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交节,它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到来。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节气含义

“暑”即炎热,大暑意为“极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此时地表累积热量达到峰值,加上常伴随雷雨天气,形成“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形容天气的酷热难耐。

虽然酷热,但“大暑”也预示着盛夏即将走到尽头。三候中的“大雨时行”带来的降雨,开始为大地降温,为迎接秋季做准备。

物候现象

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节气习俗

大暑的习俗多与消暑纳凉、祛病强身有关,例如“喝伏茶”、“晒伏姜”。“伏茶”是由多种中草药(如金银花、夏枯草、甘草、荷叶、藿香等)煎煮而成的茶水,具有清凉祛暑、预防中暑的功效。“伏姜”是将生姜切片或榨汁,与红糖混合,在大暑的烈日下暴晒。晒好的伏姜被认为具有温中散寒、祛除体内湿气的功效。

在山东、江苏北部等地,有在大暑“喝暑羊”的习惯,人们认为在极热之时喝热汤,能以热制热,发汗排毒,补充营养。

起居养生

大暑天,水汽蒸发加快,容易导致人体湿热,所以大暑养生重点在于防暑、祛湿、养心、护脾。

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气血,中午适当午休,缓解疲劳,并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以防中暑。

饮食方面,清淡为主,多吃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食物,例如绿豆、冬瓜、苦瓜、丝瓜、黄瓜、莲藕、荷叶等;适当补充蛋白质,选择易消化的如鱼、蛋、豆制品。忌食过多生冷寒凉,如冰镇饮料、冰淇淋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内寒外热”;也可适量吃姜,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能够温中散寒,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气。

校区地址
曲阜高铁校区(孔子故里)
电话:0537-4507998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曲阜东高铁站西200米孔子大道1号
曲阜石门山校区(孔子故里)
电话:0537-4507999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石门山风景区远大路1号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