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部门:
现把诊改学习材料之十四(202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发给你们,望安排所在单位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
诊改办
2023.9.15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9/15/content_628915.htm?div=-1
在现代大学课程建设中,课程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顶层设计问题。临沂大学作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撬动人才培养的全方位、一体化综合改革,着力推动教学创新,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学校所有国家、省级一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国家、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方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初期,主要围绕学校农林科学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开展,以“动物福利与健康”课程教学为例,采取“两遵循”“三融合”“四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资源共享、系统整合、成果示范及逐步推进的方式,辐射带动动物科学专业及学院其他专业,进而推广至全校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学校所有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全覆盖,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等渠道构建高效课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两遵循”为原则
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结合科技前沿、政策导向及行业发展需求等,围绕课程目标,以“尊重教材而不依赖教材”“拓展教材而不偏离教材”的“两遵循”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化、项目化重塑。将教学内容重塑为不同的理论教学专题与实践教学项目。其中,理论教学内容由原来的“动物福利概念与意义”等13个章节融合为“环境与动物福利”等8个教学专题,团队成员根据各自专长选择讲授;将实践教学内容创设为“羊生理指标测定”“牛福利水平评估”“应激对羊行为影响”3个理论性、综合性及设计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团队成员研究领域的有机融合,达到教学科研相长的效果。
以“三融合”为主题
创新教学模式
为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深入探索基于学科和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改革,推动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促进、个人与社会相协调,学校融合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动物行为视频、国家精品课程“伴侣动物福利”、网易云课堂等线上资源及课程负责人参编的国家规划教材《家畜行为学》、学校教师主译的《绵羊的福利》和编著的《梅花鹿行为学与分子标记》等线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依托临沂创新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临沂沂蒙黑山羊养殖场等养殖企业及临沂飞儿宠物医院、临沂馨爱宠物医院等专业教学及科研实习基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塑,构建课程产业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依托山东省动物行为福利与健康养殖创新团队、国家科技部门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临沂市肉羊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临沂大学小尾寒羊实验基地与团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及“小尾寒羊母性行为投入差异及调控机制研究”等教师科研项目,构建理论科研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通过“三个构建”,实现课内(理论教学,第一课堂)、实践实验基地(科研实验设计,第二课堂)和校外(生产观摩,第三课堂)的融合,打造产教研“三位一体”的授课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多维度、个性化发展。
以“四导向”为驱动
创新课堂教学
深入拓展课程内涵与外延,构建多层次、有深度的“四导向”课堂教学。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线上线下、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当前新农科背景下的动物医学专业育人育才目标,将授课内容导向社会焦点、热点;在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焦点、热点问题逐步导向课程知识点,并上升至理论高度;然后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教学内容导向重点难点;最后,通过问题情境式、研讨式教学,将课程重点难点导向育人点。以“四导向”为驱动,打造课程教学的案例资源,实现思想政治育人与专业课程育人质量的“双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
创新教学范式
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顶层设计原则,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组织教学,让课程“立起来”、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打破单调、呆板的课堂讲授式、灌输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引导式、TBL项目式(基于团队的教学方法)、PBL项目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等灵活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开展“探究式—小组化”教学,将全班授课、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团结协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等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化导向、故事化讲授、合作式学习、智能型助教”的教学案例新范式,使学生从低阶感性认知上升到高阶理性领悟。
以“四结合”为模块
创新考核评价
建立信息化动态跟踪机制,综合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参与度,对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充分保障教学质量。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特点和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团队研究制定科学严谨的全过程学业评价大纲,明确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规程等,融合课堂问答、师生讨论、随堂测试、章节作业、学习笔记、单元测试、论文笔记及学生互评,增加雨课堂平台量化及实验实操技能考核,并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需要,采取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相结合的方式,推行“非标准答案”考核模式。实现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线下+线上”四结合的立体化考核模式和“过程性+终结性”“标准答案+非标准答案”的综合性评价体系,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够体现思维性、科学性、前沿性的答案内容着重赋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批判性思维,破除“高分低能”的积弊,助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
@微信公众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