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专部读书月|读书的意义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五专部开展读书月活动,要求在本月,学生至少读一本纸质书。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我们绝大多数人,在网络消耗了太多时间,刷微博、微信,我们变得浮躁、难以静下心。有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一旦超过3000字,阅读量就会骤减,像老子那样的先贤还有可能在5000字之内把人生哲学集萃了,而我们在网上浏览着同质的人进行的文化输出,能学到什么呢?千万不要把看点碎片化的东西理解成阅读。
有学生跑来问我:“导员,书看一遍,我并没有记住什么,或者当时记住过一段时间就忘了,那我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武装自己的头脑。你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接触到缉毒部队出身的人,也很难与扒手毒贩打交道,但是阅读可以让你知道这些人也曾经存在过。你可以体会底层人民为生计奔波的焦虑,也可以体会一掷千金的快感,甚至可以体会家破人亡的伤痛,为什么没有经历的你能够体会到这些?因为阅读,能够让你共情,所以你能够接触各行各业,与各类各色的人共情。即使你不能完全触摸到真相,你也在一点点接近真相。而你一个人琢磨了许多年的问题,很可能就安静地躺在某本书里躺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千年,如果你不去读它,很可能你还要琢磨很多年。你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在某本书里早就警告过,如果读过它,很可能那些失败就不会存在于你的生活里,至少也会减小你遭遇的损失。
或许书上的知识和经验并不能够让你完全发现真相、完全理解这个世界,但是它们能够让你逐渐地去接近真相、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某个人琢磨一辈子的理论你可以在短短几周几个月时间就理解它甚至运用,某个团队花了几十年总结的经验你可以在网上充分了解,某个国家上百年里经历的事件你可以通过书籍充分获悉。更少的弯路,更短的时间,更强的洞察力。这些,就是阅读的激动人心之处
《少年派》中面临高考的林妙妙因做女主播直播耽误了学习,幡然醒悟的她问父亲她在高考之前还能干什么,考不上大学要不要复读。她的父亲是这样回答她的: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和合时宜,努力可能会撒谎,但绝不会白费。读,哪有复读一说,就是读一百遍,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绝大多数人,在这宇宙中,都是砂砾,但有一些人,在这宇宙中,至少在这地球上,他能砸出一个坑来,比如孔子、苏格拉底、爱因斯坦。你如果把时间用来跟这些古人圣贤交往,你做什么都会与众不同,现在网络上一些观点,似是而非,博人一乐,这个月看过,下个月都不想回顾,你如果看了书,有了自己的分辨力,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就不会人云亦云了。
现在年轻人口中的流行语录,其实都是古人玩剩下的。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古人就会说: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主要看气质,古人就会说: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有钱任性,古人就会说:家有千金,行止由心。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古人就会说:君莫欺我不识字,世间安能有此事。是不是感到震惊,顿时给跪了?这句话古人也有说哦,“膝行而前,以头抢地”。
2019年4月,我去了北京,逛了故宫、老胡同儿、三里屯、798。走在北京的路上,看着旧日世界和新型社会的碰撞,突然想起来韩松落曾经提出的一个观点:旧日世界如果原样重现,是不会让人感到愉悦的,让人愉悦的是不断进化的旧日世界,是对旧日世界的新理解,所以人们喜欢在现世世界怀念过往,喜欢成群结队拜访古迹,喜欢一遍又一遍诵颂读名家经典,沉浸其中,感受风起云涌、时代更迭、岁月变迁,以史为鉴,更好前行。
我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停止思考,失去感知人与环境的能力,也害怕无趣、枯燥这些情绪,来虚耗我的生命。于是,我选择一直在路上,每月读书、笔耕不辍。作为辅导员,会经常跟我的学生分享我看的书、感受到的事物,我想,如果它们在学生成长路上能对他的生命有一丝滋养,那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成全。
五专学生年纪小,三观还未形成,且网络海量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容易盲目从众,辅导员有义务去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提高鉴别能力,读书活动不是冷冰冰地列出一串书单去强迫学生阅读,这没有意义,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而是辅导员和学生手牵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领成长、塑造未来。
有学生会说,导员,我以前都没怎么看过书,会不会晚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你都看到这里了,不如就今晚开始吧,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微信公众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