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学习材料之二(2020)
疫情下应该如何教学
本讲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芒教授主讲的《抗疫之中话教学》。
阅读之前请您思考:
疫情给教学带来哪些教学异常?
自教育部开展“停课不停学”行动以来,教师、学生、家长出现了哪些问题?
疫情下应遵循什么教学原则?
在线教学的平台和工具应如何选择?
(以下根据李芒教授讲座实录整理,有删减)
凡遇到重大历史事件才能真正考验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包括思维水平、判断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
这次新毒的肆虐,给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中国教育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斗争精神。同时从上到下暴露出来了,民族整体性的知识、认识、思考、能力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认定地对待。
疫情下,教育面临的困难
疫情给我们教育造成的困难实际是四大方面,即师生分离、生生分离、师校分离、生校分离。在这种分离式教育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教学,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非常重大的一个课题。
通过回顾近期关于抗击病毒的教育举措和老师、家长、社会、政府应对本次疫情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抵触假期学习,反感软件控制自己。另一部分表现出看热闹的开心的感觉。学生是用户,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反映其实是最客观的。
教师方面感觉到教学工作量太大、教学效果存疑。由于教师变成了“主播”,但是对线上的工具不熟悉,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同时部分教师不适应在线教学上,感觉就像唱“独角戏”一样,担心自己的形象和专业水平等种种情况。
家长方面表现出的则是反感教学任务转嫁到家长端。目前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已经产生了很大压力,教育教学活动还要“火上浇油”,这样就容易和孩子产生闹矛盾。同时在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在家里面也会给孩子们造成很大压力。而且孩子们的视力、网瘾等问题也使得家长既矛盾又焦虑。
疫情带来的教育困难原因何在?
教育部所说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难道错了吗?答案是非常明确,教育部的决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只不过我们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来说要认真思考这个事情。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01对“课”的理解出现误区
我们停的是学校的课,停的是在学校里面的教与学,没有学校的课,并非没有了教育,没有学校的课,也并非没有了学习。不去学校上课,并非要将学校教育使用网络搬家到家庭。
我们广大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受“你讲我听”模式“入木十二分”的长期影响,缺乏教育想象力,缺乏空间感,忽视了课程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我们应该按照分离的方式设计课程教学。这个时候真正体现出教师创造力的重要性。
另外,我们的控制欲念过强,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试图使用“课”的概念规统。例如在假期期间开展亲子课,把家长当做老师给孩子上课。家庭本来就是一个生活的环境,所以少一些“课”的概念,多一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不宜把课堂搬到家庭去,“家庭课堂”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02缺乏对线上教学的理解
分离式教育本身是为了解决特殊教育教学问题应运而生,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对中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替代策。整体效果不能与面对面教学相比,不能按照平常教学的预期、方法策略,要按照创新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因为,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全方位的。
理想的分离式教学效果有三条。第一是内生动力,分离教育教师与学生不能够面对面交流,所以教师应该是充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产生内生动力。第二是积极参与,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老师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第三是充分互动,对于分离教育,互动非常的重要。
同时,分离式教学要体现对立统一规律。我们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抽象的观点来看待线上线下学习。人类学习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线上线下不可分开,线上离不开线下。网络只是一个学习工具而已,线上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大量的学习活动在线下完成。例如学生的思考、体验、感知都是在线下完成,因为学生本人作为主体是在线下。所以,线下学习是人类的根本性学习形态,目前来说没有了线下学习就没有线上学习,线下学习是线上学习的基础。不存在纯粹的线上学习,但一定存在纯粹的线下学习。
03对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
首先,学生的学段差异大。我们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年级,他的需求、能力、心智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年级越低越不适合网络线上学习,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姿态、学习纪律、意志品质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学习差异。
其次,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方式也有差异。有的学生是喜欢在网上学习,有的学生就是喜欢看纸质的书。
另外,学生的学习任务差异较大。特别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正在面临考试的问题。所以一定让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按照考试的策略进行学习。
最后是学科上的差异。虽然所有学科的课程都能够使用网络教学,包括劳动课、体育课都可以在家里面进行。但是我们必须要按照学科特征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变化。
04教师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
为什么教师在线授课会出现种种问题,这跟他运用技术的能力不够有很大关系。同时,教师利用网络表达的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教师不愿意在网上出镜,也不想成为“网红”。有些教师在性格方面也不适合在网上进行教学。
在这些问题之中非常重要问题就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疏离感。教师的信息技术疏离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育性信息技术疏离感,这种疏离感是有必要的,教师一定要和信息技术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教学作用。另外一种情况叫做非教育性的信息技术疏离感,这也是教师有待提高的能力。
05工具本身不能唱“主角”
教育教学有很多活动,但其中所使用的工具不能站到“前台”来。工具最适宜的一个角色是以一个消隐物的角色存在。真正的教育和技术融合是一种看不见的融合。
06家长出现“崩盘”
由于疫情严峻,本身就处在极度焦虑之中,家庭气氛不佳,家庭负担很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还要拿出大量的时间辅导孩子。所以,目前学生主要是为家长减压,而不是增压。学生要放松心态,保持身体健康,保持与父母的沟通,同时还能够帮助父母干些家务。
07工作方式简单化
工作方法问题实际上则是工作作风问题,是治理能力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核心在于违背了正确处理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基本矛盾是指教育中人和工具的矛盾,这是线上线下学习的最基本的矛盾。换句话说,教育技术一直以来所面临的不仅是新技术反对旧技术,更重要的是参与教学实践的人类作为主体来反抗技术霸权本身的矛盾。
而主要矛盾已从广大师生对教育工具的多元化需求,同供给方所能提供的技术匮乏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广大师生日益增长对教育工作的自然需求。同供给方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工具水平底下所导致的技术支持过剩或滥用工具之间的矛盾。
疫情下的教学原则
疫情期间的教学原则有三条。教学总原则是实事求是。分原则是顺势而为以及对症下药。同时严禁强弩之末、急功近利、筑室道谋。
教育是人类的活动,交流是人的天性,见面则是人类交流的天性。技术问题不能仅依靠技术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同样不能只依赖技术来解决。以机器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则陷入了一种避坑落井的尴尬境地。任何学习方式都有倦怠之时,任何学习方式都有低效之果。因此人类学习方式不存在最好、最佳的唯一方式。
如何选择好的教学平台和工具
有专家学者曾经说过,技术终将消隐,凡是需要进行应用培训的学习平台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师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对于教学平台和工具的选择要采取简单法则。也就是手头上有什么就用什么,习惯用什么就用什么。选择那些最简单的工具,例如PPT、企业微信、QQ群等。
在线学习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解决的从0到1的关系。过激的线上教学不是教育的未来,不会产生因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里面的教育革命。未来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未雨绸缪,以便随时应对各种未知的挑战。
@微信公众号
@抖音